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研究(1)蓝狮注册:共青团

2022-09-22 12:22 admin

 
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研究(1)蓝狮注册:共青团干部的人才观


 
斯大林曾说过:“人才是世界上所有宝贵的资本中最有决定意义的资本。”在这里,需要提出的问题是:人才的价值指的是什么? “人才”一词在俄语中读作“塔兰特”。“塔兰特”是古希腊、巴比伦、波斯和小亚细亚等地区的货币单位,俄语中借喻为“财富”、“才能”和“天才”。由此可见,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一、人才和知识的价值
 
在美国有过这样一件事,福特公司一台大型电机突然出现故障停止转动了。公司召集工程师检查了四个月,还是找不出故障原因。于是便邀请德国籍的科学家斯特曼斯来诊断电机故障的原因。斯特曼斯在电机旁搭了个帐篷住在那儿,连续工作了两天,经过认真查找,第三天他在电机某处划了一条线,告诉公司经理说:“把作记号处的线圈去掉17圈,再打开电机,就可以正常运转了。”这办法果然一试就灵。事后斯特曼斯向公司要一万美元的酬金。有人说:“划一条线要一万美元,这太高了。”斯特曼斯于是提笔在付款单上写道:“用粉笔画一条线,1美元;知道在哪里划线值9999 美元。”这个事例充分体现了人才和知识的价值。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美国负责组织生产第一颗原子弹的格罗夫斯将军在德国投降前夕,积极寻找德国核物理学家海森堡。他说:“得到海森堡,比俘虏10个师的德国军队要有价值得多。”与此有惊人相似之处的是,50年代我国科学家钱学森返回祖国时,美国海军次长丹·金波尔曾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愿让他离开美国”,蓝狮测速“无论在哪里,他都抵得上15个师。”
 
在当今的中国大地上,“选好一个长,救活一个厂”,“选对一个人,富了一个村”的事例更是屡见不鲜。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选对了人才,用好了人才。
 
古人曾说过:“为政之要在于得人,得人则昌,失人则亡。”汉高祖刘邦在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曾总结自己成败得失的经验,感慨地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所擒也。” 一语道出了人才的极端重要性。人才是成就事业的关键因素,要干一番事业,没有人才一切都是空谈。
 
邓小平同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文中也强调指出:“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人才。”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社会已开始从工业时代步入信息时代。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突飞猛进。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全球范围的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知识更新的周期不断缩短,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各国都在利用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契机,竭力谋求全球化进程中自身的竞争优势。而国际间竞争的焦点,越来越集中地体现在人才问题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谁掌握和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能在世界未来发展中居于前列,谁就能掌握和主宰自己的命运。
 
近年来,中国各地也掀起了热火朝天的人才大战。在深圳召开的新英才暨第四届经理人才招聘会上,人潮汹涌,场面火爆,其竞争的规模和激烈程度远远超过了前三届。难怪有人说,当今中国最抢手的是人才,最抢眼的是人才市场,最热门的话题是人才大战。到2000年底,全国各地正式挂牌的人才市场就有2400多个,人才的流动服务机构也多达5000多家。由此可见,中国对人才的需求是多么迫切。
 
二、用人观与用人之道
 
从国际国内的大背景来认识人才的重要性,树立新的用人观,掌握用人之道,对于团干部特别是团的领导干部来说,显得尤其重要。一般来说,团干部由于资历较浅,在用人方面缺乏经验,在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方面正处在学习提高和不断成熟时期。团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能否打开工作局面,关键在于是否善于发现和使用人才,在于能否充分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团干部与党政干部及中老年干部相比,在用人问题上遇到的困难更多,难度更大。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对团干部树立新的用人观,掌握用人之道的要求更高,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一是要有爱才之心
 
用人之道,最重要的是出以公心,爱惜人才。中国是一个人力资源非常雄厚的国家,拥有众多的各级各类人才。中华民族的智力,在世界各民族中占有突出地位。在美国有一种流行的说法:“钱装在犹太人的口袋里,智慧装在中国人的脑袋里。”具体到每一个单位和部门,也不乏人才资源。但是,在众多人才中,存在着能力差异、性格差异和行为差异。因此,团的领导干部作为管理者,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爱才之心,不拘一格选优任贤,爱惜人才,尊重人才,大胆地起用人才,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古往今来,凡是有远见、有作为的领导者,都懂得爱才、惜才、用才的重要性,都把举贤用贤作为治国兴邦、为官理政的根本环节。我国的西周时期,周公旦在代行国政的七年中,举用贤才达万人以上。“布衣之士,执贽所师见者十二人,穷巷白屋所先见者四十九人,时进善者百人,教士者千人,官朝者万人”(《说苑》)。周公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根本原因在于有着强烈的爱才之心,“一沐而三握发,一食而三吐哺”。只要有贤士求见,周公即便正在洗头,也会立刻带着湿发去接见,往往洗一次发要中断三次;吃饭时若有贤者来访,他会立即放下碗筷去接见,常常一顿饭也要中断三次。正因为周公能做到这样,所以才开创出“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大好局面。
 
唐朝大臣韩晃有一次在家中接待一位前来求职的年轻人,此人在韩大人面前表现得不善言谈,不懂世故,脾气古怪。介绍人在边上很着急,认为肯定没有录用希望。不料韩晃却留用了这位年轻人。因为韩晃从其表现中看到了他铁面无私,耿直不阿的长处,于是任命他为“监库门”。年轻人上任后,恪尽职守,库亏之事极少发生。
 
清代有位将军叫杨时斋,格外珍惜人才。他认为军中无无用之人。聋子,可安排在左右充当侍者,能够避免泄露军事机密;哑巴,可派他传递密信,一旦被敌人抓住,也问不出更多的东西;瘸子,宜命令他去守炮台,很难弃阵而逃;瞎子,听觉特别好,可命他战前潜伏在阵地前监听敌军的动静,担负侦察任务。杨时斋的观点虽有夸张之嫌,但确实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只要你具有爱才之心,就可以发现其他人难以发现的人才,使看似无用之人,也成为有用之才。
 
爱才用才是我们党的一贯传统。周恩来同志就是这方面的典范。1972年,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打倒的邓小平重返政治舞台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危难中的中华民族呈现了新的转机。周恩来深知,邓小平雄才大略,治国有方,必须给他更重的担子。在他的一再推荐下,邓小平担任了国务院第一副总理,蓝狮平台官网注册不久又担任了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敢做敢为的邓小平一上台便身手不凡,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整顿。在1978年以后,邓小平同志又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使我国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之路。周恩来总理这种远见卓识和博大胸怀为后人树立了榜样,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教育。
 
这些事例说明了一个道理,作为团的领导干部,首先必须具备爱才之心,才能懂得如何去发现人才、珍惜人才和使用人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单位不在大小,只要人才多,就会为事业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各项工作才能不断开创新局面,为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二是要有求才之渴
 
团的领导干部不仅要有爱才之心,还要有求才之渴。人才处在潜在阶段时,往往淹没在广大的人群之中,不求何来?在现代社会,人才大多是“专才”,有综合能力和多学科知识的“通才”往往数量很少,更是不易求得。在人才中,很多人具有自己的独特个性,不会趋炎附势,人云亦云,有的甚至因为你身居要津,为避阿谀之嫌而退避三舍,敬而远之。因此,若不是求才之渴,人才是不会自动跑过来的。
 
中华民族历来有求才若渴的优良传统。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求贤才的故事,传为千古佳话。当时,刘备被曹操打败,逃到荆州后,为广揽人才,亲自下去调查访问,终于发现了20岁的诸葛亮这个“奇才”。为了求得“卧龙”先生的加盟,刘备三次前去求见诸葛亮。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席“隆中对”,为刘备定下了“三分天下取其一”的宏观战略,使刘备的事业从此走向了兴旺。对“三顾茅庐” 的故事,人们往往乐道于“三”,认为刘备一次次地去拜访,把诸葛亮感动了。其实,感动诸葛亮的不在于刘备去的次数多少,而在于刘备求贤若渴,推心置腹的态度。刘备对诸葛亮这个比他年轻的后生晚辈,完全是一种拜师的姿态:处于当今乱世,我想一统天下,但我的才能却达不到,您比我高明十倍,诚恳地请您出山帮助我。正是刘备这种自以为非、虚怀若谷、待人以诚的态度,使诸葛亮深深动心,帮助刘备“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造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使刘备“三分天下有其一”。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也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家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美德。楚汉争雄时,韩信不为项羽重用,于是投奔刘邦,萧何认为韩信是难得的军事人才,三次向刘邦推荐。但是,刘邦认为韩信“出身微贱”,有“胯下之辱”,而不愿意用他。韩信一怒之下,骑马而去。萧何闻此消息,连夜追回韩信,说服了刘邦,拜韩信为三军统帅,终于战胜了项羽,完成了统一大业。
 
刘备、萧何这些古代政治家为了他们的事业,犹能礼贤下士,共青团的领导干部,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难道不是更应该有求才之渴吗?当然,我们现在求才,更有效的方法是建立一个使人才得以脱颖而出的“求才制度”和“选才机制”,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为优秀人才健康成长,发挥才干创造有利条件。
 
三是要有识才之明
 
求才当然要识才。勿庸讳言,识才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及时准确地发现和识别人才,必须对人才标准有一个正确看法。人才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有具体内容的概念。人才应该是社会的人才、具体的人才。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人才观,过分地夸大了人才的先天性和主观性,轻视和贬低人才的后天性、实践性,把人才搞得十分神秘,仿佛人才就是极少数天才和伟人。
 
马克思主义则认为,人才是时代和社会的产物,人才来自群众,来自实践,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不同的实践环境锻炼和造就不同的人才。人才并不是专指那些对社会做出卓越贡献的杰出领袖和名人,不能把个人成就的大小,名望的高低,创造能力的强弱作为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人才应当是在德、才、学、识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人。
 
三、正确的人才观和识才标准
 
人才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它包括在科学实践、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显现出来的人才,也包括那些学有专长,具有一定潜在能力而尚未显现的人才。人才不是一个固定的群体,而是一个始终处在发展和变动之中的动态群体。每个人才的水平、专业和岗位也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新的人才也会不断涌现出来。因此,要有识人之明,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识才标准。
 
一是要有全面的观点
 
识人首先就要知人,要做到知人就必须全面地观察和了解人,这是“识才”的重要前提。人皆有短长,人才也不例外,只有全面地了解人才,才能知其所长,识其所短。识人的目的是用人,所以在全面了解了人才的优劣短长之后,着眼点就应放在其长处方面,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清代思想家魏源曾说过:“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团的领导干部识人、用人之道,关键在于先看其长,后看其短。
 
唐代柳宗元曾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位木匠连自己的床坏了都不会修,足见他对木匠的具体技能掌握得较差。但是,他却自称能造房,柳宗元对此将信将疑。后来,柳宗元在一个建房工地上又见到了这位木匠。只见他发号施令,操持若定,众多工匠在他的指挥下各司其事,有条不紊,几天之内,大屋就拔地而起,外观漂亮而又气势宏伟,令柳宗元大为惊叹。
 
从这个故事可以悟出一个道理,如果只看这个工匠的一时一事和细小之处,就会失去一位出色的建筑工程组织者;而只有对这位工匠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观察了解,才能识其所长,发现他高超的组织指挥能力,使其充分施展才能。
 
在全面了解和考察人才的时候,还要注意防止选拔人才中经常遇到的四个陷阱:以貌取人、以言取人、以我取人、以己之长取人。这四种识别和选拔人才的标准,都失之于偏颇和片面,因此很难做到正确选拔和使用人才。
 
在这方面,历史上有过十分典型的例子。众人皆知的宋代奸臣秦桧,就是名相张浚考察并力主选拔上来的。张浚说他:“议论刚正,面目冷峻,则其人必不肯为非。”由此可以看出,张浚选取秦桧犯了以貌取人和以言取人两大通病,结果他认为不可为非的人却通敌卖国,害死爱国名将岳飞,成了“千古罪人”。
 
历史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汲取,在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同样要注意防止这四种识才选才的“陷阱”,全面认识和选拔人才。
 
全面认识和选拔人才不等于求全责备。宋代诗人戴复古在《寄兴》诗中写道:“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周公也说过:“无求备于一人。”这些话的意思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事物总是相辅相成的,人有所长,必有所短,没有缺点的人才是根本不存在的。往往是才能越高的人,其缺点就越突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如果对人才求全责备,锱铢必较,那就只能看到外表,无法认识实质,很难选拔出真正有才能的人。事实上,好人并不等于能人,而能人并非完人。因此,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在考察和选用人才时,应当“重大节,略小过”,“扬其长而略其短”(秦观《淮海集》),合理适度地选拔和使用人才,才能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把大量人才吸纳在自己周围,形成“人才团”和“人才链”,更好地推动共青团事业的发展。
 
二是要坚持发展的观点
 
识别和选拔人才,不仅要看他的过去,更要看他的现在和未来发展趋势,识人于未显之时。人才的成长有一个从“潜”到“显”的过程。未显之时的人才也称为“潜人才”。“潜人才”是潜在的尚未得到社会承认的人才。识人,贵在未显之时就能够识别其潜在才能,这才称得上是“慧眼识人”。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新黄半未匀。若得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唐代杨巨源的这首诗“以花喻人”,说明了识别和发现潜人才对领导者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如果等到“上林花似锦”,人才都出名了,那时再去发掘,还有什么意义呢?
 
千里马之所以能在穷乡僻壤、山路泥泞之中、盐车重载之下被发现,是因为它有幸遇见善于相马的伯乐。千里马若不遇伯乐,恐怕要终身困守在槽枥之中而永无出头之日了。
 
在人才处于“未显之时”,识别其潜在才能,仍然要听其言,观其行,察其事。因为人才的显与未显是相对的,未显不是绝对不显。任何一个“潜人才”,总会在一定的条件下程度不同地有所“显”,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地方。所以,坚持发展的观点,认真细致地对“潜人才”进行动态的调查和观察,就有可能得到意外的发现,使“潜人才”进入领导的视野,转化成为“显人才”。如果用僵化的观点、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就有可能与人才擦肩而过,失之交臂,就会把人才埋没掉。
 
用发展的观点识别人才,主要的不是寻找像韩信、诸葛亮那样的奇才,而是要以主要精力去发现和挖掘那些具有成才潜在素质的人,经过进一步培养和锻炼将来有可能成为栋梁之才的人。这才是团干部在领导实践中必须具有的远见卓识。
 
识别和选拔人才必须注重方法。我国古代考察、识别人才的方法很多,如刘劭的“八观”法:“一曰观其夺救以明间杂;二曰观其感变以审常度;三曰观其志质以知其名;四曰观其所由以辨依似;五曰观其爱敬以知通塞;六曰观其情机以辨恕惑;七曰观其所短以知所长;八曰观其聪明以知所达。还有诸葛亮的“七知”: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词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对古人的这些经验,我们也可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借鉴和运用。
 
三是要有容才之量
 
识才不易,容才更难。有大才者常不拘小节,异撑者常有怪脾僻习,人才与人才之间时常会出现各种矛盾。因此,团的领导干部既要善于用其所长,又要能够容忍人才身上的缺点和弱点。要使各种各样的人才都齐聚麾下,为我所用,领导者就必须有宽大的胸怀和过人的雅量。
 
俗话说“宰相肚里好撑船”,只有掌舵人的心胸像大海一样广阔无垠,才能使浆手们齐心协力,驶向胜利的彼岸。美国总统林肯在南北战争期间,最初的用人标准是将领必须没有大的缺点。但是,这些所谓没有瑕疵的将军们却一个个被南军打得大败而逃。林肯分析了对方的将领,从贾克森到李将军,几乎没有一个不是满身缺点,但同时又都很善于带兵打仗。林肯深受启发,于是大胆起用格兰特将军为总司令。命令一下,舆论哗然。有人告诉林肯,格兰特好酒贪杯,难当大任。林肯却笑笑说:“如果我知道他喝什么酒,倒想送几桶给他。”事实证明林肯选对了人,格兰特率军连战皆捷,使林肯取得了南北战争的最后胜利。
 
团的领导干部不仅要能够容忍人才的缺点,扬长避短,同时,还要敢于使用曾经反对过自己的人。三国时期的曹操,是当时的一代雄主。但他在用人上最值得称道的是能够正确对待反对过自己的人。善于将对自己不利的人心,凝聚为对自己有利的力量。张绣曾率军在宛城夜袭曹操,曹操在战斗中身受箭伤,长子曹昂也被杀死。但曹操仍然招安张绣,封张绣为扬武将军,并结为儿女亲家。陈琳在袁绍起兵讨伐曹操时曾起草檄文,历数曹操的“罪行”。曹操见此檄文后,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但在陈琳被俘后,曹操仍“怜其才”,不仅赦其不死,还“命为从事”。正因为曹操“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不拘一格起用人才,所以在短短几年中就形成了谋士如云,战将如林的庞大人才队伍,成就了一番事业。
 
事实表明,领导就是用人,用人就要有气度。在许多情况下,使领导干部耿耿于怀的往往不是人才的缺点,而是人才的个性特点。
 
当前,我们正在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事业,要实现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赢得共青团事业跨世纪的新发展。因此,团的领导干部必须有包容一切的博大胸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造就一支宏大的人才队伍,才能再铸新世纪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