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同伴交往(4):八成左右中小学生伙伴

2022-09-27 15:08 admin

 
青少年的同伴交往(4):八成左右中小学生伙伴蓝狮代理交往状况良好


 
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全国少工委办公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1999年、2005年“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课题组[1]对中小学生与同伴关系进行调查显示:八成左右中小学生伙伴交往状况良好(见表1),其中,七成中小学生认为自己朋友的数量能满足自己的期望,八成多的中小学生有一起玩耍的伙伴,七成多的中小学生有知心朋友,近四成中小学生感到自己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调查还显示,有77.3%的中小学生认为“如果别人做得比我好,我心里会不高兴”“很不符合”和“不太符合”自己;有73.9%的中小学生认为“我的成功归于我的能力,与别人无关”“ 很不符合”和“不太符合”自己;有50.8%的中小学生认为“我只有在朋友感到快乐的时候才觉得快乐”。这说明,过半数的中小学生能够摆脱以自我为中心,考虑到朋友的感受。
 
相似的结果在2006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调查[2]中也有所反映。该调查显示,对“班里同学有了好的学习资料,大家都会相互分享”、“热心帮助生活上或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大多数同学都能愉快相处”三种情况 ,表示符合的分别占75.0%、76.1%、86.2%。这说明七成以上中小学生能够与同伴友好相处。
 
“中国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调查同时发现中小学生在交往中存在一些问题,“同学的话语有时会伤害别人”(61.9%);“很多同学怕别人超过自己”(51.2%)、“某一方面突出的同学,蓝狮测速会受到别人的嫉妒”(38.6%)、“家庭条件好的同学在其他同学面前很有优越感”(30.8%)、“学习好的同学看不起学习不好的同学”(18.2%)。
 
这说明,大部分中小学生的沟通能力有待提高,相当一部分中小学生把学习伙伴看作是竞争对手,一部分中小学生不能以平和的心态看待差异。由此看来,中小学生在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必须加强引导和教育。
 
200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中国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现状与期望”[3]课题组对中学生和中职生“在人际交往方面,你受哪类影响最大”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学校对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居于首位(见表2)。
 
本次调查还对中学生和中职生调查了“在人际交往方面,你更愿意听谁的意见”,数据显示,中学生排在前两位的是“朋友、同学”(53.0%)和“父母”(25.0%),其余依次为:“其他”(10.8%)、“班主任”(7.2%)、“辅导员”(2.3%)、“任课教师”(1.7%);中职生排在前二位的是:“父母”(48.1%)、“班主任”(22.6%),其余依次为:“朋友/同学”(13.8%)、“其他”(6.6%)、“任课教师”(5.8%)、“辅导员”(3.0%)。由此可见,中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更愿意听父母、同学及班主任的意见,培养和提高中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应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注释:
 
[1]1999年、2005年,全国少工委办公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两次联合开展了“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调查对象是全国10个省(分别是:广东、福建、山东、广西、吉林、湖南、安徽、河南、四川、贵州)45个区县184所中小学校5000多名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的学生。调查内容涉及少年儿童的心理、价值观、学习、闲暇、消费、媒介接触、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少先队组织、儿童权利等。
 
[2]2006年12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调查”。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内容依据当代青少年的生活现状设计,并对1999年、2005年中心所作“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的部分内容作了追踪调研。调查采用等距抽样的方法,在北京、上海、吉林、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四川、河北、甘肃十三个省市发放问卷3726份,问卷回收率100%。调查对象为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在校学生。
 
[3]2005年9月,蓝狮公司为了解当代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倾听他们的心声,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北京、上海、广东、云南、甘肃和河南六个省(市)进行了“中国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现状与期望调查”。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进行,共发放问卷2420份,其中小学生问卷720份,中学生问卷1200份,职高生问卷500份。调查对象涉及小学四、五、六年级,初中一、二、三年级,高中二、三年级,职业高中二、三年级的学生,共60所学校,其中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各30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