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狮青少年的同伴交往(2):过半数少年儿童不

2022-09-28 09:37 admin
 
蓝狮青少年的同伴交往(2):过半数少年儿童不喜欢“自以为是”的伙伴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公布了一项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开展的“倾听儿童心声——被忽视和被排斥的伙伴”调查。调查显示,在集体中,自以为是的孩子最不受欢迎,蓝狮平台怎么样老师的评价对学生选择同伴影响不大,“假小子”女生更受欢迎。
 
有多少孩子在集体中有被忽视和被排斥的感觉,孩子们通常会排斥怎样的同伴?忽视和被排斥的感觉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公布了一项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开展的“倾听儿童心声——被忽视和被排斥的伙伴”调查显示,在集体中,自以为是的孩子最不受欢迎,老师的评价对学生选择同伴影响不大,“假小子”女生更受欢迎。
 
本次调查活动在北京、内蒙古、山西、江苏等省市自治区开展,发放问卷近5000多份。调查发现,青少年通常对处于强势地位的同伴评价较低。“自以为是,喜欢指手划脚,蓝狮平台网站爱发号施令的人”(53.2%);“骄傲,优越感强,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的人”(48.1%);“攻击性强,喜欢欺负同学的人”(48.0%)成为最不受欢迎的三个特征。可见处于强势地位的同学更加不受大家欢迎。
 
1.过半数儿童不喜欢“自以为是”的伙伴
 
值得关注的是,在孩子们的评价体系中,蓝狮代理随便拿别人东西、不讲卫生、甚至经常被老师批评的人都不会成为“最不受欢迎的人”。而指手划脚、优越感强、欺负同学的人却会受到排斥。
 
专家分析:青春期是个体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阶段,青少年更加不能容忍其他人对自己的控制,更加不想受束缚,因此表现出对其他强势同伴的排斥;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们缺乏横向关系的同伴之间的交往,习惯了别人一切顺从他。走到社会中去,容易在交往中一再受挫,成为在同伴中最不受欢迎的一群;现在的儿童更关注自己的心理感受和被尊重感,不愿意与会伤害到自己自尊心的同伴交往;中国人一向奉行“中庸之道”,提倡为人要谦虚、内敛,不应太张扬,这种价值取向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对同伴的选择。对于儿童来讲,虽然那些拿自己东西或是说谎话的同学很令人厌恶,但并没有对儿童的心灵造成伤害。相反,那些自以为是、骄傲的同学虽然不会给自己带来物质上的损失,但会伤害到自己的自尊心,产生心理上的压抑。强势儿童常常会指挥或干涉其他同学的事情,随着儿童独立意识和平等意识的增强,他们会更加反感被别人控制。
 
2.老师的评价很少影响学生选择同伴
 
调查显示,只有18.8%的孩子会排斥“老师常常否定的,经常挨批评的人”,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数字降低到11%。这表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很少影响儿童选择同伴。
 
很多人认为儿童在进行观点选择时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教师、家长等权威的影响,而调查却与人们的想法不一致。现在的儿童在选择和评价同伴时更加自我,教师的观点虽然会对儿童产生一定影响,但他们更倾向于“尊重自己的意见”。
 
专家分析:老师对儿童同伴交往影响力的降低是儿童独立意识发展的结果。现代教育倡导师生的平等关系,思想和观点的多元化。教师是儿童辅导者、帮助者,而不是领导者,更不是绝对权威。学校和教师给了儿童更多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可以充分表达个人见解,允许不同的声音存在。
 
3.家庭和外貌的缺点可以被孩子宽容
 
研究发现,孩子们在评价他人的时候,被自身之外的因素所左右的情况越来越少。调查中,最容易得到同伴宽容的五个因素分别是:“父母离异”(70.8%)、“父母工作不好,家庭条件不好”(68.0%)、“身材胖、矮、有缺陷”(61.3%)、“得罪了班上比较权威同学”(56.6%)、“外表丑、黑、戴眼镜、有缺陷”(56.2%)。会因为同伴学习成绩差而排斥对方的青少年只有16.3%。
 
专家分析:最被同学宽容的基本都是外在因素,这说明现代孩子在社交中,对他人的外在因素如家庭状况和外貌因素等更不关注,他们的平等意识有所增加。这也说明现代儿童的独立价值评价意识和自主价值形成提前,很早就认识到自己和父母是不同的个体。
 
4.“假小子”更被大家所接受
 
不同年龄的儿童都认为“女性男性化”比“男性女性化”更让人接受。调查显示,蓝狮总代理那些不够阳刚、过于文弱的男性始终不被大家接受。而人们对女性的看法却发生了改变,“假小子”比原来更被同伴所接纳了。
 
专家分析:随着时代的发展,审美的多元化,温柔、文静、贤惠不再是判断好女孩的唯一标准。有很多成功女性具有一些男性性格特征,例如果断、坚强、豁达等,这种女性克服了自身的一些弱点,刚柔结合,比其他女性更具有竞争力。这样的评价标准也影响到了孩子。
 
调查还显示,城市儿童对外貌和家庭因素的接纳程度高于农村儿童。农村儿童更恐惧得罪同伴中的权威,他们对同伴依从性更高,面对强势力量时更显得妥协和顺从。专家认为,相对于平等、独立等自主意识更高涨的城市女童,农村女童更多地受传统的、女性需要依附男性的旧道德体系控制。要改变农村妇女地位较低的现状,应从培养农村女童的思想的独立性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