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组蓝狮注册织凝聚力研究

2022-09-01 11:29 admin
 
共青团组蓝狮注册织凝聚力研究


 
 
一、相关研究和概念
 
1.关于凝聚力的研究
 
凝聚力是各种组织维持、运作和有效发挥作用达成组织目标的重要因素。凝聚力的有无和强弱,对一个组织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大到国家、民族,小到企业、部门、团队,皆是如此。正因为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凝聚力引起了学者、组织管理者的关注和研究。
 
对凝聚力的最初研究,始于社会心理学。20 世纪30 年代,德国心理学家勒温在对团体动力的研究中开始涉及到团体凝聚力。1943 年,维特在一项群体研究中明确提出了凝聚力一词,但第一个正式发表对凝聚力系统研究的是费斯廷格(1950)等人。上世纪50 年代和60 年代前期,形成了凝聚力研究的第一个高潮。大约从上纪60 年代后期开始,由于认知理论的发展,社会心理学研究兴趣由团体互动转向个体认知,加之凝聚力本身存在内涵复杂、界定不统一等问题,导致凝聚力在主流社会心理学中渐趋势微。但凝聚力对于理解团体和组织的重要性,使其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因而到上世纪80 年代,凝聚力又重新回到了研究者的视野[1]。
 
对凝聚力的研究,除社会心理学外,蓝狮注册登录也扩展到组织行为学、管理学等其他学科领域。现有的关于凝聚力的研究,涉及到各个社会群体层次和不同的学科视角,内容包括凝聚力产生、测量、生成途径、影响因素等和民族凝聚力、国家凝聚力、文化凝聚力、企业凝聚力、团队凝聚力、社会组织凝聚力等等。
 
2.凝聚力的概念
 
凝聚力Cohesion 一词起源于拉丁词“Cohaesus”,表示结合或粘合在一起的意思。勒温认为凝聚力是作用于集体成员的心理力量,它是使群体成员转向群体内部的力量(正的诱引力)。费斯廷格等人将凝聚力的定义为:“使成员留在群体内的作用力的总合”。卡伦(1982 )认为,凝聚力是“在追求群体目标的过程中,反映一个群体团结在一起,蓝狮平台合法吗?保持整体倾向的动力过程”[2]。
 
我国社会心理学教科书对群体凝聚力是这样定义的:群体凝聚力(group cohesiveness)是指多数群体成员凝聚为一体,合力于群体或组织目标活动的心理结合力。群体凝聚力实质上是群体对成员,成员对成员的吸引力,它对于群体的存在、活动,有着重要作用[3]。
 
在管理学领域,美国管理学家斯蒂芬.P.罗宾斯给出的定义影响最大,他认为“组织凝聚力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并愿意留在组织中的程度”[4]。
 
从不同的定义来看,组织凝聚力实质上指的就是组织对成员的向心力和吸引力,是连结组织和组织成员的重要纽带。
 
3.凝聚力的构成要素
 
费斯廷格等在1950 年出版的《非正式群体中的社会交往压力》(Social Pressure in Informal Group)一书中,提出了凝聚力的三个构成要素:群体成员间的吸引力;群体目标和任务的吸引力;加入群体所得到的威信。
 
卡伦主张将凝聚力至少区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任务凝聚力,它与团队的目标和成绩指标的承诺相关;二是交往凝聚力,它更多地涉及人际间的关系,如友谊关系和交往情感上的支持[5]。
 
学者对凝聚力的构成观点不一,综合学者们的观点来看,组织的凝聚力由这样几个方面构成: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包括普通成员之间和普通成员与组织领导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形成的凝聚力;组织成员被共同的目标任务吸引所形成的凝聚力;组织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对组织成员所形成的凝聚力。
 
 
 
二、如何认识共青团组织凝聚力
 
1.共青团组织凝聚力与一般组织凝聚力的区别
 
一般情况下,组织都有确定的组织边界和社会结构实体,而组织凝聚力则是指组织对成员也就是组织边界内的一种向心力。因而,一般从组织或团体的角度研究凝聚力时,其着眼点在于组织如何吸引凝聚自己的成员,或者哪些因素使组织成员认同依从于自己所在的组织。比如,研究一个企业的凝聚力时,指的是企业对本企业员工的吸引和凝聚所形成的合力。
 
但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与一般组织凝聚力的要求是不同的。共青团组织凝聚力的着力点既在于团的组织边界内部,更在于团的组织边界外部。共青团凝聚力既包含组织跟内部成员—— 组织和团员的关系,蓝狮官宣:即把团员组织和凝聚在团组织内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还包括了组织和外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即把广大的非团员青年也组织和凝聚在团组织周围的要求。
 
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目标,通过一定的方式,彼此协调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共青团是我国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重要而特殊的社会组织。她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组织,作为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性质、地位、作用等方面,都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团体和经济组织。由于肩负着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职责,要求共青团要吸引和凝聚的必须是全体青年,全体青年中包含了团员和非团员青年,而团员只是其中的小部分——现阶段只占五分之一——其余大部分都是非团员。这是团的凝聚力与一般组织的凝聚力在要求上的一个本质上的不同之处。
 
2.共青团组织凝聚力的根源
 
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社会交往活动。组织凝聚力涉及到组织与成员之间的关系,因此,也可以从社会互动的角度来分析。一般组织的凝聚力,就是组织在与成员的互动中获得组织成员认同与依从的力量,包括了组织成员之间的人际吸引力和组织对组织成员的团体吸引力。组织的内部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越亲密和谐,组织与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向心力越强,组织的凝聚力越高。
 
就共青团吸引和凝聚青年来讲,团组织吸引凝聚青年的活动,也是一种组织与个人的互动。在这种互动中,凝聚的主体是共青团组织,凝聚的对象是青年。共青团要吸引和凝聚青年,就是要在与包括团员与非团员的广大青年的社会互动中,获得青年心理上的依从和认同。
 
共青团要如何获得青年的这种依从和认同呢,社会互动理论中的社会交换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分析团组织与青年的社会互动关系。社会交换理论使用“代价——报酬”模型来分析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认为社会互动的实质是人们之间交换酬赏和惩罚的过程。酬赏是指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所得到的收获,包括金钱、社会赞同、尊敬和依从等,而最有价值的酬赏是他人的服从,也就是控制他人的权力[6]。在共青团组织与青年的互动中,青年心理上的依从和认同是团组织所要从青年一方获得的酬赏。
 
团组织用什么来交换以获得这种酬赏呢,从根本上来说是利益。马克思认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7]。因此,任何想要获得广大群众认可和支持的组织,都必须重视组织与群众之间的“交换关系”。我们党的建设中,一条基本经验就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建设必须始终遵循的宗旨、方向和目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根本原因在于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是为人民的利益奋斗的[8]。对于共青团来说,也是如此,因此,共青团中央在1994 年通过的《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团的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为青年建功立业和健康成长服务,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群众路线在团的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新形势下增强团组织活力和吸引力、凝聚力的基本途径”[9]。
 
分析共青团与青年二者之间的社会交换关系,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共青团组织凝聚力的根源。团组织对青年的服务正是对青年给予的认同与依从的“报酬”,当青年对自己的付出所换来的“报酬”感到满意,觉得所得报酬符合甚至超出自己的期望时,他们就会接受团组织的吸引和凝聚,形成对团组织的认同与依从。从本质上来说,团组织对青年的凝聚力就是团组织通过服务于青年利益从而获得青年认同与依从的能力。当然,这里所说的利益,并不简单的指物质利益,现代汉语词典对利益的解释是“好处”[10],价值感、归属感、尊重、兴趣满足、友谊等都是青年的利益。
 
 
 
三、如何提高共青团的凝聚力
 
有凝聚力的组织才有竞争力。如何提高凝聚力是组织凝聚力研究的着眼点。如何提高一个组织的凝聚力,现有研究中提出的主要包括形成共同的价值观、目标愿景;提升组织领导者的人格魅力;严格组织进入的标准;组织与成员之间良好的互动;合理的组织构成;满足组织成员的不同需要;良好的组织管理和激励等等。由于共青团的凝聚力与一般组织的凝聚力有所不同,现有的关于提高组织凝聚力的研究成果,对增强共青团的凝聚力来说有许多可借鉴之处,但也不能完全照搬。结合共青团的凝聚力要求与共青团的组织特点,以下几方面是共青团增强凝聚力所要重点关注的。
 
1.服务于青年的利益
 
共青团要服务于青年利益,以此来凝聚青年,这基本上已是一个共识。服务于青年利益,首先要正确地认识青年,找准青年的需要。青年是“一个从具有依赖性和不成熟性的幼年时代到具有权利和责任的成年人的过渡阶段”[11],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一个特殊阶段。人的社会化是指人由“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全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学习在社会生活的技能,进而参与社会创造。不同的人生阶段,要完成特定的社会化任务。在青年这一阶段人们一般要完成社会化的三大任务:学习——掌握进入社会所必备的知识技能;进入工作岗位—— 实现从学习阶段到进入社会的转变;建立家庭—— 开始独立承担家庭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开始。从社会化的角度来说,共青团服务于青年利益就要帮助青年完成社会化任务,顺利实现社会化。世界各国成立青年事务部门,一个根源就在于在青年这个社会化的关键时期,青年面对着较多的困难和冲突,需要给予帮助。作为青年人自己的组织,当然也应该努力帮助青年顺利实现社会化。因此,团中央提出要靠对青年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社会化技能的培养来凝聚青年,也是与青年的社会化需要相契合的。
 
青年顺利实现社会化还有其他各方面的要求,共青团应从这些要求中找出应该由共青团来做和共青团可以做、能够做的地方入手。曾有人在媒体撰文认为,“大男大女的婚事” 是名副其实的百姓“三最”利益问题。在这方面共青团责无旁贷,应该是“第一红娘”、“月下老人”和“鹊桥”[12]。从青年社会化的需求来说,特别是考虑到广大青年面临着又一次单身浪潮的冲击这一社会背景,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有的地方团组织为青年组织相亲活动,也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其他青年社会化方面的需求,比如,青年社会化阶段特有兴趣方面的需求,只要团组织可以做能够做的,都应该是努力的方向。
 
2.“营销”共青团组织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
 
社会交换理论有助于认识共青团组织凝聚力的本质,但是,蓝狮登录注册我们也要看到,人类的付出,并不总是与自己的利益相关。对于人来说,事物不仅具有内在价值,而且具有象征意义,即人们的文化赋予的意义。鸽子不会出于礼仪的目的而期待奖励或感觉到奖励,而人却会为了国旗或十字架而自愿献身[13]。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看到,许多无名英雄舍身而取义,如果纯粹从利益交换的角度并不足以解释人类许多超越利益的行为。因此,思想、理念和价值观上的认同,也是凝聚力的重要来源。比如一些公益性组织凝聚力的重要来源就在于人们对这些组织理念和价值观的认同。同样的道理,先进的能得到青年认同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也是共青团凝聚力的重要来源。《共青团工作五年纲要(2009-2013)》中提出的凝聚青年的五个途径中,第一条就是靠先进思想。
 
当然,共青团有了先进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并不一定就能凝聚青年,还要通过有效地向青年传播这些先进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并得到青年的认同才能形成凝聚力。从执政党的青年组织这一角度来看,共青团向青年传播思想、理念和价值观,目的在于使青年接受或改变某些认识,进而符合党对青年的期待和要求,因此,这一过程可以看成是针对青年进行的一种“思想营销”活动。营销强调适当的手段,向适当的消费者提供适当的产品和服务。共青团在教育引导青年中,可以引入营销的观念和手段,以适当的方式和手段向不同的目标层次的青年传播思想理念。
 
3.塑造共青团组织良好形象
 
组织的社会形象是组织的一种特殊资源,也是构成组织影响力的基本要素之一,因此,当今时代各个社会层次和类型的组织无不重视自己的形象塑造。国家通过在国际竞争中传播和塑造形象以提高软实力,政党通过在社会中塑造良好形象以争取选民,企业通过在市场上塑造形象以增强消费者的忠诚度……,共青团作为有着近8000万组织成员和280多万个基层组织,联系着全国3亿多青年,组织体系遍布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群众组织,当然也要追求良好的社会形象。
 
良好的组织形象能增强共青团对广大青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而塑造公众形象的基本手段是社会公关,因此,团组织也必须有公关意识,并掌握一定的公关方法,以扩大自己影响力,更好的向社会“推销”自己,以获得青年认可。需要指出的是,加强团的形象塑造不等于搞“形象工程”。组织形象的好坏,根本上还在于组织的整体发展状况和发展方向。共青团要塑造自己良好的社会形象,首先还在于扎扎实实地推动团的全面发展。塑造形象本身不是团的目的,而是为了增强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扩大团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从本质上说,团的组织形象是团的性质和组组目标追求的一种外在体现。因此,共青团注重组织的社会形象,决不能做表面文章,而要做到表里一致。
 
4.加强沟通密切联系
 
共青团的凝聚力是在团组织与青年的互动中产生的,团要凝聚青年当然要加强与青年的沟通,密切联系青年。团中央提出,要靠团干部的人格魅力和对青年的感情凝聚青年,而要让青年感知到团干部的人格魅力和对青年的感情,最终要通过团干部与青年的沟通与联系来实现。需要指出的是,加强与青年的沟通,密切联系青年不只是基层团干部的职责,团的各个层次的领导机关的团干部也负有责任。团干部的人格魅力与对青年的感情应该指的是各个组织层次的团干部的人格魅力和对青年的感情。一个组织领袖的形象,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组织的整体形象。团的领导机关的团干部的人格魅力远比基层团干部的人格魅力对青年的影响大。团的领导者所展现出的良好形象,对团吸引凝聚青年有重大意义。
 
由于共青团在组织设置、运作方式上的行政化以及组织成员工作方式的“机关化”,使得团组织的行政化倾向和官僚作风是个老问题,这也强化了团组织跟青年的疏离倾向。共青团组织存在着事实上的官民二重性。而青年对团干部的形象期待是“青年朋友与青年领袖”。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7 年开展的青年问卷调查中,在问“您认为共青团干部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时,33.4%的人选择青年朋友,25.7%的人选择青年领袖,3.3%的人选择青年官员,25%的人选择青少年工作者。在这种现实情境下,尤其要强化团干部的本应具有的身份和形象——“青年朋友和青年领袖”。团的领导干部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被青年认可的青年朋友与青年领袖,而要做到这点,离不开包括团的各级领导机关在内的团干部加强与青年的沟通和联系。当然,沟通与联系有很多种方式,处于不同层次团组织的团干部在沟通与联系青年中可以有分工,采用不同的方式。比如在教育引导青年上,基层团干部可能更多的是直接面对青年进行思想工作,而团的上层领导机关的团干部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与青年互动,向青年传播思想理念,也可以直接走进大学面对青年大学生讲座和讲演。这些方式已被世界各国的政党领袖广泛采用,共青团的领导应该而且也可以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