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专业化研究蓝狮代理

2022-09-03 14:25 admin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专业化研究蓝狮代理


 
专业化一般来讲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一个普通职业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侧重讲过程涵义;二是指一个职业的专业性质和发展状态处于什么情况和水平,蓝狮平台网站侧重讲性质涵义(刘婕.专业化:挑战21 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42.)。
 
志愿服务按照服务过程和内容可分为非专业化服务和专业化服务两种,非专业化服务是指技术含量较低的一般性服务活动,如大型活动中的后勤保障工作;专业化服务是指具有某项专业知识技能或获得专业资格的人士提供的服务,如心理康复、翻译、义诊、支教、法律援助、维修等。开展低端的非专业服务是志愿服务得以广泛开展的基础,但随着社会和志愿服务的发展,对专业化服务的需求必将越来越大,非专业化服务将难以解决更加复杂的社会问题,蓝狮公司如青少年问题、医疗救助、法律咨询等,单靠“献爱心”是远远不够的,发展各类专业化服务是一件非常迫切的事情。另外,从志愿服务提供者的参与动机看,纯粹道德实践意义上的志愿服务活动已不能吸引更多的青年参加,青少年往往把志愿服务与个人的成才和价值实现结合在一起,在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志愿者也希望能得到专业技能方面的提高,能为现时的职业发展或将来的转岗或就业提供帮助
 
 
一、时代呼唤高校志愿服务专业化
 
进入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伴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总结“学雷锋”活动和借鉴国外志愿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国青年志愿者活动于1993 年应运而生。1994 年推出的“三下乡”、1996 年的“扶贫接力计划”和2003 年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在大学生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成为最受当代青年喜欢、影响最广泛的志愿服务项目,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充分肯定。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作为我国志愿服务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推动着整个活动持续发展,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着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纵深发展。
 
1.志愿服务专业精神缺乏
 
“助人自助”是志愿服务的精髓,“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志愿服务的原则,但由于长期以来在高校中过于强调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加上受行政化管理模式干预过多的影响,往往突出志愿者“无私奉献”的一面,而将志愿服务等同于“无偿服务”和“付出不求回报”等崇高道德实践行为,因而忽略了学生主体成人成才的需要,志愿服务中志愿者有时出现“疲于奔命”、“得过且过”的现象,更有甚者出现了“照几张照片,写几份总结”的服务活动。
 
2.志愿服务知识和技能缺失
 
高校是知识和人才密集“区域”。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历来提倡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开展服务活动,在服务过程中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既服务社会又加深专业学习,然而大学的专业类别十分丰富,且理论性和实践性参差不齐,并不是都能直接应用于志愿服务。虽然像医、法、农等专业的知识可以应用于社区、农村服务等志愿活动中,但由于高校学生本身的知识还不扎实,技能还不全面,加上相关服务方法和技巧往往也只在志愿者招募后的短期培训内讲述,服务本身所需要系统的专门知识和方法处于缺失状态,因而造成了一些志愿服务活动仅仅停留在“嘴上交流”,更多的是“倾诉和倾听”的服务方式,更有甚者,有些“责任心强”的志愿者过度的服务不仅不能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还可能给其造成更多困惑和更大伤害。
 
3.志愿服务内容单一
 
不仅是学校、社会,就连大学生志愿者本身对志愿服务内容的理解也趋于肤浅和简单,认为志愿服务活动仅仅停留在“做做好事、扫扫大街、带带小孩、帮帮老人”等简单层面,这主要是由于服务活动的志愿者主体对志愿服务的精神理解不准,本身的知识和技能不全,加上志愿服务管理机构的指导力度不够,造成了高校志愿服务内容的单一化和表面化。目前高校志愿服务缺乏前期的需求调研,后期效果的科学评估,也没有建立相应的激励反馈机制,导致服务对象单一化,服务活动形式化,无法保证志愿服务活动持久有效地开展(林竹,傅艺娜.关于社会工作理念介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考[J].青少年研究,2009<3>:34- 36.)。
 
4.志愿服务动力不足
 
作为志愿者本身,参与服务活动因为没有掌握明确的助人规范和目标,自助的愿景没有得到规划、开发和满足,挫伤了志愿者参与服务活动的积极性和持久性;志愿服务活动因为在质量上没有得到受众人群的充分认可,社会的接受程度还不高,加上高校学生如“流水的兵”在不断地替换,因而服务活动长期以来受场地、资金、技术等许多因素的制约,不能全面、持续的开展下去;志愿组织主要以共青团组织、民政部门为主导,趋于行政化,因而导致在志愿者的发动和组织上对象过于片面,内容过于普及,而且专业化程度不高,决定了整个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和水平;由于历史和社会环境的因素,已经形成了对志愿服务的定势思维,认为其是“只讲付出,不求回报”的事业,因而在主观方面就忽略了上至法律、福利制度,下至服务活动成本等影响志愿服务活动长足发展必需的外部环境因素,导致了很多志愿服务活动处于徘徊状态。
 
我国的志愿服务起步较晚,缺乏专业的志愿者组织机构,具有较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在职人员比例相对较低,经常是为某一活动临时招募志愿者,而在志愿服务发达的国家,几乎在各个专业领域都有长期稳定的志愿者(阚军常.中外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对比研究[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3>:21.)。在我国发展专业化志愿服务,可采取适合专业人员工作特点的方式。一般情况下,在职的专业人员工作任务重,更适合去做那些能发挥其特长的服务工作,如对志愿者、社工和承担特殊服务任务的人员进行培训、提供咨询等等,而不一定去从事那些非专业人员也可以胜任的工作
二、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专业化内涵
 
1.专业化道德是核心
 
专业化道德即职业道德,蓝狮代理就是同高校青年的志愿服务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高校青年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志愿者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首先,专业化道德总是要鲜明地表达志愿者义务、志愿者责任以及志愿者服务中的道德准则,同时反映志愿者、服务对象利益的特殊要求。它是在反复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表现为志愿服务特有的道德传统和道德习惯,以及对志愿者所具备的道德心理和道德品质要求。其次,志愿服务专业化道德是具体、灵活、多样的。它从服务活动的实际出发,形成志愿服务法律、制度、公约、誓言、条例,以至标语口号之类的具体规范,这些规范通俗、清楚,既易于志愿者所接受和遵循,也更容易形成专业化的道德习惯。最后,专业化道德既能使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职业化”,又使个人道德品质“成熟化”。这样既能提升志愿服务活动的社会认可度和接受程度,同时也可以指引高校志愿者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为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
 
2.专业化技能是基础
 
专业化技能是高校青年运用其知识、经验,顺利完成志愿服务的能力。专业化技能的形成是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中反复训练,由低级到高级,由不熟练到熟练逐渐形成的,是一种符合规则的行为方式。专业化技能主要包括感觉技能、操作技能和认知技能。感觉技能是感觉器官的反应能力。感觉正确与否与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技能和素质。操作技能是在生产实践中,把一系列的生产实践动作合理地组织起来,并使其顺利进行的能力。认识技能是在认识活动中,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事物进行认识改造的能力,包括观察、判断、推理反应的能力。应培养感觉技能,提高反应能力;培养操作技能,加强动作协调性;培养认识技能,增强思维判断能力。专业化技能不仅可以让高校青年在志愿服务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认识,提高自身专业技能,进而满足其成人成才的需要,同时专业化服务提高了志愿服务质量,让服务对象享受了高质量的服务,解决了所遇到的难题,深化了其对志愿服务活动的信赖和期待(张秀芬.专业技能的形成及其培养[J].石油教育,2005<4>:53- 54.)。
 
3.专业化形象是关键
 
专业化形象是专业化道德和技能的综合表现,它包括志愿者、志愿组织和志愿活动的专业化形象。志愿者的专业化形象是指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根据服务活动的职业化要求所表现出来的个人态度、亲和力、文明礼貌、沟通交流技巧、专业技能等综合素质的体现,达到“专业化”要求,形成高校青年志愿者特有的“职业品貌”。志愿组织的专业化形象是指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组织通过章程、制度、旗帜、歌曲、徽记等形式和科学的组织方式,向志愿者明确提出专业要求,向受众对象准确传递志愿精神,提升组织的“公众形象”,提高组织的美誉度。通过持续的、长期的开展项目化活动,将志愿服务活动打造成品牌,提升活动的知名度和公信度。专业化形象的塑造效果直接决定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顺利程度、深入程度以及志愿精神准确的表达和传承。
 
4.专业化评价是补充
 
专业化评价是指对志愿者服务的质量、本人能力素质的变化、志愿活动的效果等方面通过主管部门、指导机构的认定、论证而得出科学的、可以借鉴的意见和经验。志愿者是服务活动的主体,其状态决定着活动的开展情况,而志愿者的状态与其直接或间接在活动中得到的评价息息相关。主管部门、指导机构通过受众人群的反馈意见、行业标准、量表对志愿者的服务活动质量进行评价,然后通过口头交流、书面反馈、表彰奖励等方式对志愿者进行表彰,可以有助于志愿者及时的得到肯定,了解自己工作状态,调整心态和行为,有效提高能力素质,更好进行以后的志愿服务。志愿活动的效果专业评价决定其开展和存在的意义,同时及时的改进活动的目的、形式、内容、对象,增加专业化元素,提高服务活动的时效性。专业化评估能让组织准确把握志愿者和志愿活动的状态,增强掌控感和自信心,推动志愿服务活动的纵深发展。
 
三、专业化是高校志愿服务不竭的动力
 
专业化为高校志愿服务明确了道德规范,提供了知识和技能保障,丰富了活动内容,解决了活动主体和效果评价,成为高校志愿服务全面、持续发展的助推器。
 
1.专业化成就志愿者
 
志愿者是志愿服务的动力来源,没有志愿者的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志愿者的动力是志愿服务生存发展的保障。志愿者参与服务的动力分别来自内部与外部,内部动力来自志愿者本人的动机,外部动力来自制度、组织对志愿者的激励。专业化志愿服务明确了志愿者是志愿精神的践行者,志愿者不仅传递服务,同时也把志愿精神扩散到社会各个角落,有利于增进社会和谐,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对志愿者服务工作的认可。专业化志愿服务提高了志愿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满足了志愿者成人成才的需要。组织对志愿者及时正确的评价,恰如其分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让志愿者得到充分的激励和尊重。专业化志愿服务体现了以人为本,达到了“帮助了别人、成就了自己”的目的,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找到了存在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尝到了助人为乐的真谛,进一步增强了就业竞争力,因而更加自觉自愿的投入到志愿服务中来,解决了高校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所需的人力资源问题。
 
2.专业化塑造志愿组织
 
志愿组织是志愿活动的发起者和组织方,它不是简单的志愿者群体的集合体,而是一个运作有序、分工明确、具备完善规章制度的正规化组织。专业化志愿服务要求志愿组织要有科学、正规的管理制度,要把志愿服务当作一项事业来经营,注重尊重人,尊重个性,发挥人的创造力,建立完善的内部沟通机制,鼓励志愿者参与组织的日常管理,为志愿组织的运营提供强大动力。专业化志愿服务营造了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建立了成员共有的价值体系,树立了正确的志愿服务理念,将志愿服务从单纯的“救助”活动向志愿者与服务对象携手发展、共同进步的方向转变,建立相互扶持的朋友关系。通过这样一种积极、健康的组织文化不仅吸引了大批的“有志”青年,同时为志愿组织树立了完美的形象。专业化志愿服务完善了组织项目评估,引入了科学的评价机制,志愿组织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提高了社会责任和社会公信度,明确了发展的方向,促进了效率的提高,提高了达成使命的能力,实现了持续发展。
 
3.专业化提供有力保障
 
专业化志愿服务通过引入“以人为本”的理念,道德要求的提高、组织建设、评价的科学化逐步形成了志愿服务的保障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制定志愿服务领域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志愿服务活动,明确组织者、参与者、内容和形式,使志愿服务全局化、规范化,同时协调好志愿服务和其他公益事业的关系,促成相互之间的合作(王超.志愿服务动力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7.)。二是采取措施给志愿__组织和志愿者提供基本保障,让志愿服务“成本”合情合理,维护其合法利益,避免因志愿服务导致的对志愿者和志愿组织权益的损失。三是提高了活动的质量,打出了活动品牌,赢得了外部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更加有利于志愿文化的培养和弘扬,为使志愿服务成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项目化管理促进高校志愿服务专业化
 
1.以课程化的理念管理志愿服务
 
紧紧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把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方案,引入学分制,按照课程的理念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着力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完善人格、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明确志愿服务活动的育人目标,细化志愿服务活动内容,将凡是党、国家、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同时有利于大学生成人成才的活动作为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性的参加相应的项目,学校派出专门的教师培训管理、跟踪调查,同时根据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数量和质量对其进行评价认定,凡是达到志愿服务育人目标的可以给予相应的志愿服务学分,记入档案。
 
2.以各专业义工为项目开展志愿服务
 
高校的专业设置众多,每一专业都有其特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要求,目前高校的专业理论任务重,课时少,实践机会更少,因而学生有参加志愿服务提高自身技能的主观需要。所以,在实施高校志愿服务专业化之际,一定要根据学生的需要,以及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结构,推出各个专业“义工服务”项目,如环保义工、计算机维护义工、社区义工、艾滋病防治义工、家电维修义工等,既尊重学生个性,调动其积极性,又吸引大多数高水平的专任教师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策划、指导,提高了活动的质量,整合了资源,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了足够的保障。
 
3.以社会的项目引领志愿服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问题愈来愈复杂,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民生问题,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党政各主管部门也在此背景下努力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事实上党政部门有许多重要事务,处理很多问题显得“力不从心”,特别是时间和人力不足的矛盾尤为突出,基于此高校志愿服务可以顺应时代需要主动地“服务党政、服务大局”,承担诸如由疾控防治中心牵头的“艾滋病防治”志愿服务,由慈善总会牵头的“慈善”志愿服务,由政府部门牵头的“灾后重建—心理康复”志愿服务等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项目。在此类志愿服务项目中既能得到党政的高度重视,社会的认可,体现志愿服务的地位,又能够获得相应经费的支持,基本解决志愿服务活动的“成本”问题,同时还能够通过项目的培训、督导、评估等方式获得专业的技术指导以提升志愿者的专业水平和志愿活动的服务质量,推动志愿服务持续发展。
 
4.以科学的方法调研评价志愿服务
 
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宗旨是营造良好的组织文化,传承志愿精神,实现助人和自助,促进个人和组织的健康发展。志愿服务活动前期的调研尤为重要,充分的前期调研能够了解活动开展的必要性,保证活动旺盛的生命力。活动效果评价是了解活动状态,不断提高其专业化程度,扩大影响力。评价标准有三个方面:第一是社会效益,是否有利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校园和谐、人民受益;第二是学生认可,是否得到大多数同学的肯定和执行,同学们在活动中是否提高了认识、开阔了视野、锻炼了能力;第三是经费效益,是否坚持成本最小化运作,所有的开支在预算的范围内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