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打工青年艺术团以“用歌声呐喊,
蓝狮平台谈论青少年们以文艺维权”为宗旨,在顺应社会发展需求中形成了组织结构扁平化、纵深联合能力增强、整合社会资源意识和能力提升、服务功能日益泛社会化的特征,并在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精神家园、反映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诉求、培育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的载体、增强社会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认知方面凸显了广泛的社会功能。同时,打工青年艺术团面临着发展困境,这些困境反映了草根青年组织发展的共同难题。
所谓草根青年组织,是在当代社会发展环境大背景下,由于追求自由和轻松交流的青年个性与扩大社交领域的社会要求的双重作用,使得组织的重心逐渐下移,朝着更加灵活、自由的非正式化方向发展而逐渐形成的非正式组织【1】。北京打工青年艺术团是由打工者自己发起创办、以文艺的方式为打工者群体提供文化教育服务的社会公益性民间文艺团体。成员主要为在京打工者,各自都有一定的文艺特长,大家平常都是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来进行和开展各项文艺演出及权益宣传活动。自2002 年5 月1 日成立以来,艺术团多次奔赴各建筑工地、工厂、高校、企业、打工子弟学校及打工者聚居社区坚持为工友们做义务演出三百余场次,直接受众超过十万余人次。2004 年9月15 日,打工青年艺术团荣获由国家司法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的“维护司法公正形象使者”称号;2005 年3 月5 日,打工青年艺术团被评为“2004 年度北京十大志愿者团体”;2005 年11 月28 日,打工青年艺术团荣获由全国工商联中华红丝带基金授予的“中华红丝带基金爱心使者”称号;2005 年12 月14日,打工青年艺术团荣获由中宣部、文化部授予的“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民间文艺团体”称号;2006 年12 月1 日,打工青年艺术团开始启动全国巡回义演计划。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东方时空》等栏目、香港凤凰卫视、北京卫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等多家媒体及各大网站对打工青年艺术团都曾做过专题报道。本文通过实地访谈获取打工青年艺术团的第一手资料,并查阅打工青年艺术团的相关文献资料,对该团体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打工青年艺术团的发展及特征
打工青年艺术团通过唱歌的形式,深入了解农民工群体的生活现状,用音乐来反映打工者的心声,传达广大打工者的合法诉求,并以工友互助、宣传法律知识等形式维护农民工群体的合法权益,适应了农民工群体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草根民众中赢得了广泛的认同和发展空间,并在不断发展中凸现出了以下特征:
1.组织结构扁平化,蓝狮怎么注册?形成骨干精英团队
打工青年艺术团由有音乐特长的农民工组成。他们晚上下班后聚居在一起排练节目,根据掌握的音乐知识谱写创作曲目,内容大多是有关打工者遇到的辛酸苦辣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打工青年艺术团和同心实验学校、同心互惠超市、大众电脑教室、工友互助图书馆、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等下属机构共同组成了“工友之家”,宗旨都是为来京务工人员服务。成员主要有团长、吉他手孙恒、贝司手许多、鼓手国良、吉他手段玉、键盘手孙元。他们是打工青年艺术团的骨干力量,形成一个精英团队,其他大部分人员由志愿者组成。在组织活动时,团队成员都会按照活动需要服从安排,但并不是领导与被领导,没有上下层级隶属关系。这种扁平化的组织结构,确保了打工青年艺术团整个组织运行通畅,活动迅速便捷,减少了组织的费用开支。
2.纵深联合能力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得到强化
打工青年艺术团在近几年的发展中,逐渐增强了与社会各界的联合。在组织运作方面,刚起步时接受香港乐施会的捐助作为活动资金,维持团队开展演出。2004 年9 月10 日,打工青年艺术团与京文唱片合作,推出首张专辑唱片《天下打工是一家》。2007年5 月1 日,又推出了第二张专辑《为劳动者歌唱》。与京文公司的合作,积淀了多年来的文艺创作成果,并将成果推向了市场。虽然唱片仍然作为公益品进行销售,整个团队的运作经费依旧源于香港乐施会,但通过市场销售获取版税,显示该类组织可以通过自身的创新来取得市场经济中的发展。在人力资源方面,打工青年艺术团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获得更加充分的力量。如修建打工艺术博物馆期间,就有来自济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中华女子学院、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近40 名志愿者参与了地面平整、墙面粉刷等各项建设工作。此外,在打工青年艺术团的宣传下,已有大量的大学生志愿者与同心实验小学建立起长期联系,进行“同心一帮一教辅”等义务支教活动,很好缓解了学校教师资源不足的状况。通过与社会各界的联合,打工青年艺术团自身造血的功能得到强化。
3.整合社会资源意识和能力提升,服务范围从点到面辐射
打工青年艺术团逐渐走出单纯的演出方式,而通过对社会资源进行更广泛的整合来服务于农民工群体。打工青年艺术团用第一张唱片的版税7.5 万元创建打工子弟学校——同心实验学校,并设立流动儿童活动中心,为农民工孩子提供课外学习的空间和社会实践的场所。此外,还设立家长学校、社区夜校,并邀请专家学者定期举办家庭教育讲座,为社区居民特别是广大农民工组织各类文化教育培训活动。在整合社会资源的途径上,打工青年艺术团运用现代网络开设“同心互惠公益回收网”,面向社会公益募捐及回收筹集闲置富余物资。与此同时,艺术团创办同心互惠社会企业,在农民工社区开办“同心互惠公益店”,将筹集的物资进行低价义卖。义卖所得收入除支付店面租金、水电费、工作人员工资等必需成本外,其他盈余则捐入同心教育发展基金,支持移民社区流动儿童教育事业和移民社区打工者文化教育公益事业。在打工青年艺术团的发展中,通过办学校、商店等创新形式,更加广泛地整合了不同地区的资源,为当地农民工提供了廉价生活品,也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惠,促进发展了移民社区的合作消费,实现了服务范围从点到面的辐射。
4.发展模式愈加完善,服务功能日益泛社会化
一方面,打工青年艺术团以演出的形式带给工地的农民工欢乐,以创办学校的形式帮助农民工及其孩子学习知识、了解法律,通过互惠网络筹集社会资源服务了广大农民工群体及社区居民。艺术团成员的特长得到了充分发挥,在服务于广大农民工群体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的梦想,促进了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的结合。另一方面,打工青年艺术团吸纳了青年志愿者,为务工青年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而他们也组成了志趣相投、团结互助的青年组织,带动了更多青年积极参与服务,加强了对农民工群体和社会的认知。对其个人来说,无疑也是一种磨砺和收获。更为重要的是,在为实现共同目标过程中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形成了新时代青年的社会特征,激发了其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热情,对青年成长和社会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打工青年艺术团的社会功能
打工青年艺术团以“用歌声呐喊,以文艺维权”为宗旨,以“工友之家”为组织依托,在适应社会发展中吸纳了社会青年,弘扬了社会公益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发挥了广泛的社会功能。
1.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精神家园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各地区、各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农民工面临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他们的文化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文化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新生代农民工作为进城务工的流动性群体,融合了农村的本土文化和务工所在城市的都市文化,两种存在着差异的文化形成了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文化上的裂痕。由于文化背景和文化水平的限制,新生代农民工在繁华的都市处于文化边缘,在享用城市文化成果上存在很大困难。新生代青年农民工的生活特征普遍是干活累、没事睡,基本上处于工作——吃饭——睡觉——工作的一线式状态,精神文化生活十分单调。2006 年3 月至5 月,财政部教科文司与华中师范大学联合组织了全国农村文化调查,对19 个省(市、自治区)的70 个县(市)200 个乡镇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调查显示,打工之余农民工做得最多的是睡觉(35.0%)、看电视(34.7%)和聊天(25%),此外还有15.1%的人读书看报,15.1%的人将闲暇时间花费在打牌或打麻将上,11.7%的人听收音机。较少农民工上网(9.1%)、看电影(5.3%)、看录相(3.9%)和上歌舞厅(2.8%)【2】。打工青年艺术团以文艺演出的形式,常年活跃在打工者群体中,把歌声带到工地上。在演出现场,打工青年艺术团成员给农民工唱歌,而且每次演出中,都有一节互动表演,请现场工人自己上台唱歌。几乎每到一个地点,农民工都对打工青年艺术团表现了极大的热情和兴趣,有些农民工觉得气氛跟过年一样热闹。演出结束后,不少农民工还学唱这些唱出了自己心声的歌,其中《打工最光荣》、《团结一心讨工钱》是最受欢迎的歌。打工青年艺术团通过唱歌让广大的农民工收获开心和快乐,丰富了农民工的业余生活,在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精神家园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反映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诉求
农民工合法权益遭受侵犯的现象屡见报端,形式表现多样,归结起来主要是两种情况:一种是显性侵犯,最常见的就是对农民工身份的歧视、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伤得不到补偿等。另一种是隐性侵犯,表现为身在城市却不被认同、繁华遍城却深感孤独等内心的失落,也被称为农民工文化孤岛现象【3】。打工青年艺术团通过工地演出,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这个群体中存在拖欠工资、身份歧视、上当受骗等诸多问题。他们把工友们碰到的问题编成歌曲、小品、相声,努力向大家宣传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并身体力行帮助工友维权。打工青年艺术团定期邀请律师、大学生志愿者举办法律讲座和教育培训,并得以在法律援助机构帮助下要回应得的工钱。他们排演的小品《月英的故事》中有这样的独白:“我怕什么?怕人的侮辱!我不服气什么?不服做人没有尊严!”打工青年艺术团道出了农民工的心里话,让广大的农民工认识到该类群体的价值应该得到承认,应当受到社会尊重,让农民工在感受快乐时,更多地在精神上得到鼓舞。以文艺的形式反映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诉求,促进了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3.培育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的载体
打工青年艺术团与广大的农民工群体有着直接、常态的接触,能够深入了解农民工群体的困难,通过演出的方式拉近农民工与打工青年艺术团的距离,农民工可以在无压力环境下交流农民工两地分居而带来的性生活缺失等话题。2007 年11 月22 日,打工青年艺术团应深圳市文联的邀请参加“第三届全国打工文学论坛”,为农民工问题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素材。打工青年艺术团收录了在工地演出的歌曲,经过精心制作形成专辑,以唱片的形式向社会传达广大农民工的心声。2007 年5 月1 日又正式出版了中国第一本由打工者创作的《中国打工诗歌精选》,收录了1985-2005 年全国各地100 位打工作者最优秀的打工诗歌作品,成为反映中国底层生活的珍贵资料。打工青年艺术团的专辑和诗刊以打工者自身的亲身经历和感受,真实记录打工生活,描绘底层生活状态,原生态展示了打工者的风貌,培育了属于农民工群体的文化,即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新生代农民工文化区别于最具市场的流行文化,体现了青年农民工追求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孕育了农民工与当地人、农民工与当地社会和谐相处的理念,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的青年特色文化,为青年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时代元素。
4.增强社会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认知
现阶段农民工群体处于弱势的境况一时仍难得到根本改观。农民工的身份认同需要政府在政策上加以引导,对农民工群体予以物质扶持和制度保障,还需要广大市民增强对农民工的认知,真正让农民工拥有身份尊重,以此形成一个平等、互爱的和谐社会环境。打工青年艺术团在增强人们对农民工身份认知的过程中发挥着纽带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演唱源于农民工的真实生活经历的歌曲,编排反映农民工孤独和彷徨心理的舞剧,展现农民工的生活现状和境遇,让受众了解农民工精神生活的空虚;二是打工青年艺术团的成员以及广大的青年志愿者在组织、策划活动以及参与演出的过程中,与农民工有亲身深入接触,可以深入洞察农民工对知识、文化等精神层面的需求,直接加深了对农民工群体的身份认知。打工艺术团成员王德志开始对打工者没有太多认识,通过和农民工沟通交流,逐渐了解了外来农民工:“这个群体虽然很苦,虽然付出很多,虽然回报也不是很多,但我感觉这个群体确实为咱们国家,尤其是城市化进程做了很多贡献,他们应该得到社会认可,大家应该像其他的居民一样,享受居民的待遇”【4】。此外,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多种媒体对打工青年艺术团服务农民工的专题报道,拓宽了社会各界了解农民工的渠道,蓝狮靠谱吗?促进了社会对农民工的身份认知。
三、打工青年艺术团的发展困境
综观打工青年艺术团的发展历程,其人力组织、运行结构等方面都得到了发展和完善。但是,其可持续性发展却又面临着一系列困难。
第一是经费问题。打工青年艺术团虽然名气很大,蓝狮平台网站却没有得到国家的相应资助,其动员社会资源能力有限,远不及官方或半官方化组织,获取资源的渠道还有待拓宽。
第二是人力资源结构。打工青年艺术团以团长孙恒为核心人物构成团队,实践着精英治理的模式,在精英人物的带领下达到一定成效,但不能确保得到长期的保障,因之也最终制约组织的长远发展。打工青年艺术团没有专职人员,乐队成员都是喜欢音乐的农民工,文化程度不高,音乐制作方面专业技术知识也显得不足,影响服务项目的扩展。随着打工艺术团名气和影响力扩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了人力储备,但大学生志愿者自身也还处于有待发展的状态,不可能在根本上优化打工青年艺术团的人力构成。
第三是活动环境。打工青年艺术团去工地演出,受众人员数往往难确定,要么观众太少,要么观众太多,很大程度上使打工青年艺术团的演出效果受到制约。
第四是文化供需之间的隔板。打工青年艺术团的演出完全免费,受到打工者的热情欢迎,但要成功促成一次演出却要耗费大量精力,因老板和打工者之间存在利益冲突致使活动被拒绝的事也不少,使得农民工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出现了“义务演出不能演出,想看演出却又无法看到演出”的矛盾局面。
第五是身份合法性不确定。《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相关条例以法律的形式对草根组织合法性进行核定,具有了法律程序意义,但仍有较高的准入门槛。孙恒对此深有体会:“他们都知道我们的性质是非赢利性和公益性,不要他们出经费,出编制,但是农民工本身就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他们不会轻易答应做农民工NGO 的业务主管,总是以各种借口推脱,找个挂靠单位几乎不可能”【5】。尽管打工青年艺术团于2002年在工商部门进行了注册登记,但其合法性问题的现实困扰,仍有待解决。
四、对策建议
打工青年艺术团在发展中面临的以上困境,也是草根青年组织发展的共同难题。针对此种现状,政府、社会及草根青年组织需齐心协力,共同促进草根青年组织的健康发展。
1.政府方面,建立健全草根青年组织管理体系,完善支持和规范草根青年组织发展的相关法律和政策,为草根青年组织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其一,创新服务方式,引导草根青年组织成功从困境中突围,实现可持续发展。如在身份合法性方面,相关部门尽快研究出台草根青年组织管理办法,对其服务、管理、发展问题进行法律上的规范,协调制定草根青年组织发展规划和政策,为草根青年组织的发展提供政策保证。在资金方面,拓宽草根青年组织筹资和受捐渠道,可以设立草根青年组织发展专项资金,建立草根青年组织资源支持体系,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其二,增强宏观引导,充分发挥草根青年组织的社会功能。打工青年艺术团通过实地演出、创办学校、开设互惠店,整合了社会闲置资源,有着明显的公益性、志愿性,其发展理念和宗旨也感动了社会,发挥了重要的社会吸纳功能。与打工青年艺术团一样,伴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青年组织的发展,草根青年组织自身的组织能力将逐渐提升。为此,可以健全服务购买机制,倡导公众理性地扩大消费该类组织所提供的服务,为草根青年组织筹集资金、加强自身建设创造外围条件,让其在发挥社会功能的过程中得以持续稳定发展,更广泛地服务于社会。
2.社会方面,充分发挥共青团等对草根青年组织的引导作用,引导青年在非政府组织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直以来,共青团组织发挥着协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务的功能。从现阶段中国政府管理结构来看,青年事务管理机制仍不健全,共青团协助管理青年事务的核心地位显然不会从根本上变化,仍将是我国青年事务管理的主要实施者和协调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青团现行组织体系的覆盖范围表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尚未把草根青年组织纳入到体系之中。同时,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将凸显新特点,表现更加丰富,既有对自主自立的成长成才的需求,又有对参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管理以及对政治参与的相应要求。新生代农民工还积极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自身合法利益的维护,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同。这些新特点已经对共青团组织体系建设提出新挑战,并且这种趋势还将伴随社会改革的深入而更加突出。共青团应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应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及时拓展共青团组织体系,构建“以团组织为核心,以团属社团为外围,以青年自组织为延伸”的青年组织体系,面向社会各类组织体系中的青年群体,实现服务对象由体制内到体制外青年更广范围的有效覆盖,延伸至广大的新生代青年农民工,促进青年农民工的成长和发展。
3.草根青年组织方面,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制度,增强合作意识,积极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与社会多元化、青年类别多样化相适应,草根青年组织在满足青年多元需求、引导青年有序参与等方面凸现了独特吸引力,日益成为了凝聚青年的重要组织力量。加强草根青年组织建设,就要主动创建服务青年、服务社会、服务行业发展等各类组织,充分发挥社会吸纳功能。在人力资源结构方面,重视广大学生、社会青年积极参与草根青年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同时,要针对自主、松散的特点,组织草根青年组织峰会、论坛,开展骨干交流、专题研讨等形式骨干培训,促进规范化、科学化和可持续发展,提升草根青年组织的自身造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