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狮农村共青团工作研究(1):农村基层团组织

2022-09-19 10:43 admin

 
蓝狮农村共青团工作研究(1):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现状与对策

 
 
一、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的现状与症结分析
 
1986 年年初,当时的团中央书记处在给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的《关于在农村整党中加强共青团建设的报告》中曾指出: 近三分之一的农村基层团组织处于松散瘫痪状态。
 
近年来,各级团组织在加强和改进农村团建工作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如农村团建县乡村三级联创、村团支部书记进“两委”、选调优秀大学毕业生充实农村基层团干部队伍等。但从整体上看,蓝狮平台靠谱吗?农村团的建设仍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
 
第一,团员总数减少,2005 年全国农村团员总数为2118.9 万名,比2004 年减少26 万名; 农村的团青比为14.09%,远低于全团25.3%的平均水平。
 
第二,农村团干部与其他领域团干部相比,年龄偏大、兼职过多、素质不高。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团干部的待遇不能得到很好落实,农村团干部的岗位吸引力逐渐降低。
 
第三,农村基层团组织松散、瘫痪半瘫痪的现象比较突出。例如在山西省某县,有60%以上的村(居)委会一级没有团组织,或处于瘫痪状态,在设有基层团组织的行政村中,只有书记没有委员会的占93.6%,这种“有青年、无组织”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农村共青团工作的正常开展。
 
农村团建工作相对薄弱的现状是客观存在的,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农村团建工作薄弱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和农村青年群体的发展变化不相适应造成的。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团组织生存、发展环境的农村经济、社会结构,以及作为团组织工作对象的农村青年,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
 
农村所有制结构从单一的集体所有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农村产业结构由传统的以农为主、一产为主的农业经济向多种经营、“二、三、一”产业全面发展。劳动力结构和流向由主要从事粮食生产向乡镇企业和其他所有制形式的二、三产业转化。居住社区小城镇兴起,逐渐成为农村的物流中心、信息中心、文化中心和人员集散中心。经济、社会的变化决定了农村青年需求的变化,蓝狮测速注册使他们从思想观念到行为方式,都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农村青年成为社会各群体中分化最大、变化最大的群体。
 
上述变化给团组织带来的新问题:
 
传统的产业结构和经营模式被打破,原有的以乡镇团委到村团支部为主干、以行政区划建置为主要依托的团的组织网络,对农村团员青年已很难实现有效覆盖。
 
大量农村青年转向二、三产业或外出打工,原有团的工作对象不断减少,农村团支部失去新鲜血液;农村团员青年流动加剧,传统的团员管理办法已不能适应团员的大规模、大幅度流动。
 
随着科技进步因素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日益加大,团的行政化工作手段逐步弱化,团组织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对团员青年的吸引力越来越小,已不适应新的形势需要。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当前农村团的组织设置、工作机制等,完全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变革。因此,农村团的建设的总体思路应放在市场经济所引起的农村经济与社会结构及青年群体的变化的宏观背景上去考虑和把握。这就要求团组织必须主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团建工作的新思路。
 
二、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变革,农村的新情况新事物不断出现,团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挑战:
 
1.团员意识淡薄给团的管理工作带来挑战
 
在当前各种意识形态互相冲撞、青年价值趋向多元化的复杂情况下,团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入团把关不严和思想教育工作弱化的现象,导致青年入团体现先进的意识比较薄弱,部分农村青年理想信念趋于淡薄,入团意愿减弱。一些团员忽视团员的权利和义务,将自己混同于一般青年。
 
2.职能兼任给团干部配备带来挑战
 
农村税费改革后,在精简机构、压缩编制的过程中,不少地区取消了乡镇团委书记的编制,由乡镇其他干部兼任。不能保证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开展团的工作; 即使是有专门编制的乡镇团委书记也身兼多职,承担其他事务工作多,与团员青年沟通了解少,投入团的工作精力有限。特别是村级人员精简,村级团支部书记大多都由村“两委”中的年轻成员兼任,有的村甚至找不出合适的团支部书记人选。由此导致村团支部书记地位低,年龄老化,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差。同时,大部分农村团支部书记从事团的工作带有义务性质,无相应的报酬和补贴,一定程度影响了团干部的工作热情。
 
3.资源匮乏给团的活动开展带来挑战
 
长期以来,团组织一直都处于活动经费相当缺乏的窘境。税费改革后,基层可支配收入大幅度减少,蓝狮注册好不好?开展活动经费来源单一。主要依靠行政拨付的基层团组织,活动经费筹措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乡镇团委的工作经费大都没有列入乡镇财政年度预算,再加上团员流动性日益增强,团费收缴率下降,乡镇团委的基本工作经费得不到保证。而村团支部一级的情况更加严峻。
 
4.外部环境给团建工作稳定发展带来挑战
 
团组织的建设取决于党政的投入和支持。有的党政组织对团组织的关心、重视、支持不够,一些农村团的工作失去坚强后盾做依托,出现了团的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蓝狮平台设备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一些乡镇党委在对待和评价团干部工作上,单纯以完成乡镇党政安排工作好坏来看待团委书记,而忽视团的自身工作。
 
尽管存在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也要看到挑战中蕴含的诸多机遇。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为团组织提供了宽广舞台
 
建设新农村,深化农村改革,都需要发动和依靠青年,共青团在培养人才上有传统,有经验,且拥有的较为完备的组织网络和社会联系,可以显示出明显的优势。农村的发展,效益的提高,归根到底要靠科技,靠人才,靠劳动者的素质,团组织只要在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找准位置,就会大有作为。
 
2.小城镇建设的迅猛发展为农村团建模式的创新创造了有利条件
 
近年来,小城镇兴起,逐渐成为农村的物流中心、信息中心、文化中心和人员集散中心。这一转变,为在中心城镇开展以社区建团、从事个体私营经济的分散流动青年建团和外来务工青年建团为主要内容的区域建团奠定了人员基础,并为新型团组织开展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提供了便利。
 
3.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变,使基层团干部能够更加专注本职工作
 
过去,镇、村团干的大部分精力用于驻村、包片,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从事团的工作的时间和精力得不到保障。随着乡镇机构改革的深入,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他们将能够更好地围绕中心抓好团的工作。这种转变,不仅能让镇、村团干部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团的工作中去,也将使团的工作在镇、村团干部业绩考核中所占比例大幅度提高,便于同级党组织和上级团组织加强管理。
 
三、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对策
 
加强农村基层团建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因此要抓住关键环节。就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而言,下一步重点要在五个关键环节上下功夫。
 
1.以“党建带团建”,优化基层团的工作环境
 
党建带团建是党的自身建设和发展,也是团的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推进新时期的农村基层团建必须坚定不移的继续坚持这一根本原则。党建带团建是一项以党带团,双向互动,共同发展的系统工程。具体可采用“四带四衔接六同步”的思路。四带四衔接是指:带思想,培养接班人,使团的思想教育工作与党的思想教育工作相衔接; 带班子,配强团干部,使团干部队伍建设与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相衔接;带队伍,壮大后备军,使团员队伍建设与党员队伍建设相衔接; 带工作,理清新思路,使团的工作要求与党的工作要求相衔接。六同步是:党团建设同步抓,党团任务同步下,党团教育同步搞,党团阵地同步建,党团经费同步筹,党团工作检查同步进行。新的形势下,各级团组织应当充分认识到进一步深化农村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加强基层党建带团建,为新时期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以扩大组织覆盖为着眼点,创新组织设置模式
 
要打破按行政区划和隶属关系建团的传统模式,按照有利于联系团员青年、有利于增强内在活力、有利于整合工作资源的原则,因地、因时、因人制宜地设置农村团的基层组织,创新组织形态,扩大团组织对农村团员青年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一是要坚持网络化的设置模式,解决“面”的覆盖问题。必须充分发挥乡镇一级在基层团组织网络中的主结点作用,进一步加大村级团组织与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的横向联合设置力度,同时切实加强以农村各类青年协会、青年社团为主要形式的外围组织建设,推动农村基层团的组织从单线联系的纵向体系向扁平化的网络型组织体系转变。二是要探索个性化的设置模式,解决“点”的问题。要很好地把握青年的特点和需求,以团员青年的流动为导向,量体裁衣地建立团的基层组织,逐个消灭农村基层团建工作的空白点。三是要推行功能化的设置模式,解决“线”的覆盖问题。要以团员青年的共同利益为纽带,以服务农村团员青年增效增收、成长成才为主线,采取产业建团、行业建团、协会建团、专业市场建团、科技服务基地建团等方式,把团员青年组织动员起来。
 
3.以健全教育管理体系为目标,加强团员队伍建设
 
针对团员意识薄弱的问题,要进一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丰富团员意识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把团员意识教育贯穿到团员发展、团员评议、组织生活等各项工作中去,确保团员在学习、工作和其它社会活动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创新流动团员管理方式。一是要形成一套适应团员流动性增强的管理模式。比如,实行以流入地团组织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团组织明确各自职责、进行共同管理; 实行流动团员到社区报到制度; 探索建立流动团员联系人制度等等。二是要探索对团员多重覆盖的方法。比如,允许团员同时参加一个以上的支部活动,允许团员的组织关系和活动关系适当分离; 一个青年既可以参加本单位的活动,又可以参加乡镇或村“中心组织”的活动。三是要提高团员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要积极利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团组织与团员青年的联系。
 
4.以选拔配备为关键,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
 
对于农村基层团干部队伍建设而言,关键是要抓好选拔配备,解决“有人干事”的问题。要按照德才兼备原则,积极开阔视野、拓宽渠道,打破身份限制,把政治素质好、文化水平高、善于做青年工作的优秀年轻党团员,经过民主程序,选拔到基层团的工作岗位。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分析,农村团干部的选拔配备有以下几个基本渠道:一是激活“留守资源”。即从留守在农村的党团员和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中培养选拔团支部书记。二是用好“返乡资源”。即从返乡创业的务工团员青年、复员军人、毕业后回乡的青年学生中培养选拔团支部书记。三是借助“外来资源”。即从“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大学生、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以及“大学生村官”中择优选拔条件适宜者兼任乡镇或村团组织负责人。
 
5.以服务青年需求为导向,提高团组织服务能力
 
从目前农村团组织的状况看,真正提高其服务能力,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给政策,即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市场经济条件下,政策导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团的各级领导机关要针对青年需求,积极争取党政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使农村团组织服务青年工作逐步纳入以政策为导向的系统运作。二是建体系,即大力推进农村基层团组织建立社会化的青年服务体系。以团组织为网络,以推动农村经济与社会全面进步为目的,寻找结合点,逐步形成服务青年和服务农村发展的实体依托和社会依托。要抓住效益农业开发的机遇,建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村青年提供科技、信息、就业、成长、婚恋等服务,及时反映青年的心声、维护青年团员的合理权益。三是抓项目,即工作切入点。要立足基层实际,打造若干青年欢迎、政府支持、社会认可的服务品牌,带动农村基层团组织服务能力的提高。